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家居频道>家装新闻>曝光台
分享

 卖场扎堆大打价格战租金是同地段的25%

一边是冷清的卖场,一边却是紧锣密鼓的扩张。业界人士称,去年,有“扩张王”之称的家居龙头红星美凯龙落子武汉,并在江北开了两家店,今年还有两家店待开,据称,未来红星美凯龙拟在武汉布局近10家店。居然之家除了汉口、武昌店,目前收购和平大道上的星南方家居后正在招商。本土家居巨头欧亚达目前已在武汉三镇布局6个店。除开这三大巨头,南国大武汉家装、月星家居等分别在江南和江北开店,而百安居、宜家家居等早已在武汉落地生根。

家居卖场也常常是成对出现。武昌珞狮路上,南国大家装与月星家居比邻而居,友谊大道上友谊国际家居和金盛家居隔条马路对望,在额头湾,宜家和红星美凯龙做了邻居……家居卖场不仅扎堆,而且存在同质化竞争。店内布局基本相同,招商品类几乎一样,就连促销活动也都差不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武汉已有25家大型家居卖场。市场蛋糕越来越小,卖场竞争已呈白热化。

“武汉的家居卖场已经过剩了!”谈到武汉家居卖场现状,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有两大家居卖场分别在汉阳开新店,仅隔一条马路,现在两家都进入招商阶段。为了争夺商户入驻,两卖场在租金上打起价格战,其中一家以每平米25元招租,另一家更是开出每平米19元。该人士说,一般该地段商铺租金在每平方米80元,目前这个租金价格是同地段的25%,行业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如此低的租金必然导致物业、保洁、保安服务缩水,最终伤害的还是厂商以及消费者。

家居卖场内外交困 铺位大量空置商家齐吐槽(2)

因上游截流和电商影响传统家居卖场受到冲击

武汉家具行业协会近日调查显示,武汉去年家居卖场销售收入250多亿元,今年预计和去年持平。许多卖场销售虽然上升,但利润下降,家居卖场过剩、竞争激烈的后果已经逐步显现。业内人士估算,仅3年,武汉起码有5家家居卖场关门歇业,包括金马凯旋、红旗家居、百安居、好美家等品牌的若干卖场。“拎包入住”渐热,上游截流卖场生意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品牌那么多,装房子我们选建材、买家居,是挑花了眼,太麻烦。”记者在武汉澳华装饰公司看到,顾客刘先生最终选定全包的装修价。

武汉楼市红火带来家装热,但传统家居卖场并未得到很多实惠。相关专家分析,在家居销售整个链条里,开发商和装饰公司在上游,他们也在争抢家居蛋糕。比如万科、恒大等知名开发商推出精装修房,让业主拎包入住,大大减少业主逛家居卖场的几率。还有更多业主为减少麻烦,主动在装修房子时选择全包价,这无疑是上游截流,给了装修公司在家居、建材上更多话语权。

武汉家具装饰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互联网家居的兴起,对传统家居卖场也形成了冲击。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现代物流配送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种“团购”模式及花样翻新的场外交易,对现有的家居卖场造成很大的冲击。比如小米、海尔等公司纷纷进入互联网家装,开发网上智能家居。更严峻的是,电子商务的扩张之势在新的一年将更加强劲,家居必将成为继服装、图书、家电、3C产品之后,各大电商争夺的又一热点领域。

 构建家居卖场同盟转型商业综合体或是出路

家居大卖场之间应该建立一个联盟,合理规划,避免恶性竞争,达到共赢。业内人士认为,家居卖场缺乏整体规划,众多卖场在一些地区、地段扎堆同质竞争严重,一旦资金链断裂,损害的是厂商和消费者利益,不利于家居行业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布家居行业规划指导意见,给众多家居卖场品牌提供参考和服务,在布局上审慎考虑其潜在风险。

未来,消费业态更为丰富,去家居卖场,除了买家居、买建材,还有吃喝玩乐等各种需求,像欧亚达、友谊国际家居等卖场也在转型为商业综合体,在商业地产、餐饮、酒店住宿、娱乐等方面扩张,这种转型方式值得借鉴。

“早上出门上班时,拿起手机轻轻一按,家里的家居设备依次关闭,安防设备开启布防,电动窗户有序合上。下班准备回家,通过手机远程遥控,热水器提前启动,空调自动打开。”业内人士认为,家居卖场的服务还有待改进,现在的卖场面积都非常大,同一类型的建材产品就有众多品牌,而对消费者来说,面对众多选择,却盲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哪一款适合自己。而越来越多拥有新颖设计理念、高质多元、智能人性的家居品牌将会迅速替代传统低值落后的家居企业,从而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责任编辑:林晗枝

最新曝光台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与“泥”相约 乐享创造——闽侯县实验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