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家居频道>家装新闻>曝光台
分享

90%白血病患儿是因为家中的装修?

你可能看过这样的报道:

某某某住进新装修的房子后几个月,查出了白血病、淋巴瘤,或某个其他癌症,然后就说,是装修导致的。

但事实呢?

是支撑这一报道的数据来源在专业刊物和科研数据库中完全找不到。

我们用“儿童、死亡、装修”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进行检索,结果如下:

只有七篇文章,全都不是专业的医学研究论文。

那会不会是发表在国外的英文期刊上呢?我们再用“中国、儿童、死因”的英文关键词检索式(("Cause of Death"[Mesh]) AND "China"[Mesh]) AND "Child"[Mesh]在国际医学论文数据库Pubmed中进行检索,有137个结果,限于篇幅就不全部列上来了,但从标题来看并没有关于装修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死亡的研究。

是什么机构发布了这样的数据?

这次的报道引用的数据是来自一个「中国环境保护协会」的组织,在网上能查到这是一个民间组织。

但继续搜索相关数据,会发现最初的出处是 13 年前的一则报道,来自一个叫「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的机构。

请注意最后,这……怎么有点像是幼儿园的广告啊!

这个神秘的组织,不仅没有官方网站,搜不到正规的介绍,连支持这个数据的研究报告都找不到,相关数据却在后来的十多年里不断被媒体引用,你们引用数据的时候都不带检查的吗?

装修污染当然要重视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是不是在给装修污染洗地?不是的。因为有很多研究都证实了装修产生的化学物质对我们可能造成各种伤害。

挥发性污染物释放年限可达5至10年

北京同仁医院和复旦大学的两位专家就表示,室内装修所造成的甲醛和苯系物等物质的排放,确对人体血液系统等有较大影响。

甲醛: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征,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鼻咽癌。高浓度的甲醛则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甲醛还有致畸、致癌作用,能凝固蛋白质,可引起鼻腔、口腔、鼻咽、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

苯:属芳香烃类化合物,常温下为带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极易挥发。长期吸入苯可导致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或紫癜,女性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等。重者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全细胞减少等。苯甚至可引起各种类型的白血病,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

甲苯和二甲苯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对呼吸道和皮肤产生刺激。

阚海东说,“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列为一类致癌物,甲醛和苯系物最主要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特别是苯系物,甲苯、二甲苯等,对血液细胞的抑制是很明显的。”

“甲醛作为粘合剂被广泛使用,关键看装修材料有没有符合相关的国际和国家标准。甲醛会不停地往外释放因而比较难清理,这和颗粒物(PM)不一样,室内颗粒物是相对比较容易清除的。甲醛等气态污染物释放的年限可以达5至10年。”阚海东说道。

阚海东介绍道,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不大一样,颗粒物用黑炭滤网可以去掉,去除气态污染物比较有效的手段是使用活性炭,许多空气净化器依靠活性炭达到去除甲醛的功能。

阚海东说,另一种被公众所知较广的光触媒技术,一些院校和科研机构都在开发,此类技术可以把有害的甲醛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但其持续性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建议公众,家具材质使用绿色环保材料,注意其是否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尽量在新房装修完空一段时间并通风,一旦已经住进去了一时搬不出来,买点活性炭,加强开门开窗,并且活性炭在阳光下晒一晒还可以重复使用。”阚海东说道。

测一测,你家的甲醛超标了吗?

石材可能含有的放射性氡也可引发癌症

此外,装修污染中的氡和氨也不容忽视。

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雷奕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氨是一种刺激性气体,长期接触会引起喉炎、声音嘶哑、肺水肿等病症。

另外,“氡具有放射性,一般存在于装修石材中,可引发癌症,其中花岗岩辐射比较重,大理石比较少,但天然石材其实都有一定辐射,氡在石材中含量虽不高但辐射危害严重。”雷奕安说道。

雷奕安还表示,对氡的检测难度较大,需用辐射计检测,而氨、苯、甲醛等用气体成分分析仪就可以检测。

“对于氡,活性炭、植物都没有用,氡只能通风排掉,但是氡是缓慢的持续的释放、析出,氡基本上是无穷性的不停放射,其中花岗岩和玄武岩含氡量比较重。但市面上合格的石材都是达到相应标准的,达标就可以了。”雷奕安说道。

百万儿童死于装修污染,这个谣言已经传了 13 年了。最近这些数据被提出来,再次引起了大家的恐慌。谣言止于智者。任何数据的得出都要有科学的依据。面对谣言,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认真思考、理性对待。

责任编辑:林晗枝

最新曝光台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