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在生成之初也许更多只是容纳人的活动的固定空间,而跟随漫长的时间,城市的生命气息浸润到建筑里,使之带上城市发展进程的印记。上海的老公房便是如此。这栋隶属于长宁区的七层高住宅楼是上海老公房居民小区里的一座,改造主体为其顶层的一间小公寓,面积不足40平方米。房间是狭长的南北走向,由北面大门进入,最南端为阳台。如果不加以任何改变,从大门走到阳台,以常人走路的一般速度最多花费11、12秒。在设计师的微妙手法下,这种单调的匀速行进活动获得了改变。
回到什么都还没有发生的时候。走进小区,走一段搭建在建筑外墙外的露天楼梯来到二楼,沿着东西向的公共走道走到对应的门洞前,上楼,拐10次弯,到了七楼,打开门,得站在门口喘一会儿因为爬楼的缘故,然后,没有任何障碍物遮挡地穿透整个空间,眼睛望见了最南端窗外的一排杉树。
是的,杉树,这正是此项目设计构思的起源。如果不是在顶层的这间公寓,而是三层、四层──无论哪里,都不能如此完整地看见超出公寓楼前方建筑屋顶部分的杉树,从树干到树梢,与天空连结成一片,成为独特景观。
为了完成这个构思,公寓朝南的整排窗户被设计成折叠形状。自右向左完全推开后,一个长方形的宽阔洞口显现出来,使目力所及的景象定格为一幅画面,融为公寓的一个组成部分。
功能并不作为划分空间的依据,不同区域之间也不设立墙、门作为隔断。从北至南共有四个空间,地面和天花板的高度变化,以及不同材料的使用,既表达了空间的特质,又拉长了行进活动中的距离感,好比在一处院落中,从一进行至二进,行至三进……而那幅“杉树之美”始终贯穿其中。
在这里,普遍概念里的家具被放弃了,取而代之的是让家具变得更像建筑。地板、台面、桌椅、床、储物柜等被识别的首要特征来自所使用的材料,其功能也可跟随材料而得到扩展。家具的形状和位置变得不重要。
在不可变的小空间里,人的活动自由可变。
责任编辑:林晗枝
- 看门狗2危险地带怎么获得 稀有车辆危险地带入手方法2017-02-02
- 曼谷的这个 SPA 店,绿色和白色构建了一片宁静空间2017-02-02
- 一个外国人看上海石库门:房子貌似还在,人渐渐消失了2017-02-02
- 来看看苹果飞船新总部施工进度 离完工不远了2017-02-01
- 世界第一绿色建筑:如何比同类建筑节能七成2017-01-30
- 在上海城郊的沿河公园,两座建筑打算塑造这里的公共空间2017-01-27
- 家具用速生材关键技术取得进展 能替代珍贵木材2017-01-25
- 家具用速生材关键技术取得进展 能替代珍贵木材2017-01-20
- 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上涨 建材涨价装修将多掏钱2017-01-19
- 30万家具无法按约交货 买家:商家屡次失信!2017-01-18
- 最新美家经验谈 频道推荐
-
厨房布局设计要规划得当 遵从工作区原理规划2017-02-07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